趁著年輕去流浪 

 

 

 

 

書名:趁著年輕去流浪

出版社:方智

出版時間:2009/6

附註:本書定價5%將捐贈「流浪者計劃」

 

趁著年輕,用「心」去流浪

  該是青春期的叛逆吧!打從高一開始,我就一直想一個人揹個包包、打開家門,自己出來呼吸空氣,自己旅行流浪,看看外國的月亮是不是真的比較圓?也因為這樣,在我一聽到廣播推薦這本書的時候,我「很衝動」的跑去把這本書買了下來,打算看看,會不會有人跟我一樣叛逆!

  但在我展書閱讀後,卻發現,這些三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是真的懷抱著衝勁與夢想去流浪的!他們用腳、用心、用力去流浪。他們表現出來的,是對生命的熱誠,對藝術的熱愛、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情與認同。雖然我看過的書不多,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認知也僅限於教科書;但我卻在字裡行間,發現他們遠比整天在媒體上口沫橫飛地拉東扯西的政客們還要熱愛這片土地。在老人家眼中的毛頭小子,卻已經在致力保護傳統文化〈也不算保護,在他們眼中,藝術是伴隨著傳統演進的〉他們藉由流浪、用心去流浪,發現自己的根已經深深札在台灣這塊溫暖潮濕的土地裡。

  流浪,是為了再回來。藉由「身」與「心」的流浪,貼近自己的心、傾聽自己的心、也找到了自己的靈魂。本書附上的八個故事,文字乾淨簡單,筆者以最純粹的方式呈現採訪的過程,不像某些採訪稿還加油添醋了許多採訪人的心得感受。我以前常愛在寫作文的時候把人的成長蛻變比作釀酒;所以,在乍見劉亮延從醃漬物體會人的命運,格外親切!不過我是為賦新詞而造文,他卻是透過日本街道的醃漬味兒來體悟生命!每翻過一頁,我彷彿能藉由文字呼吸他們走過的空氣;透過他們的眼,我彷彿能看見亞洲這片孕育世界泰半人口的土地上,孕育著豐沛的生命力。

  書中有一段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話──我們可以在異國花八九個小時穿梭在巷弄中細細體會民情,卻從未八上八九個小時好好逛逛住家周圍的街道。就是因為生活在其中,反而更容易忽原生地的美好。說來慚愧,我從小在住家附近東奔西跑,好像走的也真是固定那幾條路,對於一條一條岔路的探尋,還真的從未想過!說不定,現在就出門晃晃,反而能在某個盡頭,找到比踩虹底下珍貴的寶藏呢!

  看完這本書,我更想出去流浪看看了!雲門鼓吹的,正是我們現在正值十七八歲的小朋友自己去流浪── 一個人的流浪。因為一個人的流浪能確保自己與人對話的機會,去一個人體會孤獨,去一個人找尋自己存在的意義。

  走吧!趁著年輕──無論身理或心理,為自己計畫一個旅行,流浪一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herm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